商标侵权怎么认定

浏览: 0

商标侵权怎么认定?

在商标的使用过程中,当出现了商标的使用权利被侵犯时,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商标的侵权问题。那么,商标侵权怎么认定呢?

商标侵权行为应该具备下列要件:

一、使用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商标侵权就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中使用了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指的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所能够辨认的商标,也就是在构成商标的元素中必须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商标的使用不构成商品或者服务的识别标志时,这个使用就不会构成商标的侵权行为。

二、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相似

商标侵权需要商标的使用权利被侵犯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相似。这是因为商标作为一种识别标志,必须依附于商品或者服务才能够产生商标权利。如果商标的使用与商标权利所保护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不同,那么这个使用并不会对商标权利造成实质性的侵犯。

三、易引起公众的混淆

商标侵权需要使用商标的行为能够引起公众的混淆。公众的混淆是指从商标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存在对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混淆、质量差别的误解以及其他的混淆情况。

以上三个要素是判断商标侵权行为的重要依据。

还需提及,商标权利的保护范围应该是具有商标注册权人在该注册商标所包含的商品或者服务领域中使用商标的权利。但是,在商标侵权诉讼审理中,需要考虑到商品或者服务的同质性和相似性,以及商标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区别度等因素,来确定商标的保护范围。

总体而言,商标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保障品牌形象、品质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商标的侵权行为对商标注册人造成的伤害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在商标的使用中要注意依法使用,并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