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的区别

浏览: 0

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们都涉及到民事侵权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点。本文将从定义、适用范围、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定义

侵权行为法是规定了哪些行为被认为是侵权行为,并给予被侵权人一定的救济措施的法律;而侵权责任法则是规定了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即侵权人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2. 适用范围

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都适用于民事侵权领域,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完全相同。侵权行为法主要适用于侵权行为的起因和行为的特征等方面,而侵权责任法则主要侧重于侵权行为后果的判断和责任的承担。

例如,当一位车主在驾驶汽车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侵权行为法主要规定了车主的行为是否属于侵权行为,而侵权责任法则则是规定了车主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及其赔偿范围。

3. 法律责任

另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的法律责任。侵权行为法主要规定了被侵权人的救济措施,包括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并给予赔偿。而侵权责任法主要关注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即侵权人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比如,如果一位商家使用了其他商家的商标,那么侵权行为法规定了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停止侵权,但侵权责任法则是规定侵权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并且需要赔偿被侵权人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4. 防范措施

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的最重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但针对不同的问题,所采取的防范措施也不尽相同。侵权行为法主要通过增加救济措施,使侵权人在选择是否侵权时要面临更高的成本;而侵权责任法则主要通过加大经济赔偿的力度,以达到防范的目的。

侵权行为法和侵权责任法虽然均适用于民事侵权领域,但它们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侵权行为法主要关注侵权行为的特征、侵权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而侵权责任法则主要关注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法律后果和侵权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在实际操作中,两个法律之间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最大化的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