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诉讼时效

浏览: 0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指专利权人必须在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定时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被视为放弃追究侵权责任的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专利权被侵权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实际操作中,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对于专利权人及其代理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计算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了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利益的行为,如制造、销售、使用或进口专利产品等。专利权人应当在发现侵权行为后及时进行取证,以确定侵权行为的时间。否则,可能会对专利侵权诉讼时效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专利权人的知情时间。指专利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专利权被侵犯的时间。一般来说,专利权人可以在被侵权后的较短时间内就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了。如果无法确定知情时间,可以参考专利文件公布的时间。

第三,时间限制。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这意味着专利权人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专利被侵权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丧失追究侵权责任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专利权人有时可能无法在三年内发现侵权行为。例如,如果侵权行为是在专利权人没有对被侵权产品进行监控的情况下发生的,那么专利权人可能在三年内都没有发现侵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期限。但是,专利权人必须证明其没有过错造成延长诉讼时效。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对于专利权人来说非常重要。专利权人必须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追究侵权责任的权利,因此在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时应当密切关注时间限制的计算和掌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