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概念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是指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非法销售为目的擅自制造或销售枪支的行为。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构成要件

    暂未收录相关数据!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认定

    本罪未遂与既遂的界限

    本罪属行为犯。对于擅自行为,只要行为人出于非法销售目的将制造行为实施完毕即构成本罪既遂,至于是否已将制造的枪支销售出去则无任何影响。当然,已开始实施了制造行为,但还未制造完毕,如在制造过程中被查获,则应根据情况构成未遂或中止。对于销售行为,则必须已将枪支卖出,才能构成既遂,否则应以未遂或中止处理。

    本罪与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罪的界限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

    (1)本罪为特殊主体,且只有依法被指定为制造、销售枪支的单位才能构成;后者则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个人,还可以是单位。本罪主体具有制造或销售枪支的资格,只是行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而属非法;后罪主体则无制造或销售枪支的资格,主体本身则构成非法。

    (2)本罪必须具有非法销售的目的;而后罪则不论是为了销售还是为了自用,均不影响其罪成立。

    (3)本罪在客观方面必表现为法定的9种形式之一,否则不能构成其罪;后者在客观方面则没有限制。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立案标准

    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或者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或者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规制造枪支五支以上的;

    (二)违规销售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量刑标准

    凡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佣或者无期徒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违规制造枪支二十支以上的;

      (二)违规销售枪支十支以上的;

      (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违规制造枪支五十支以上的;

      (二)违规销售枪支三十支以上的;

      (三)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并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

    第一百二十六条 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一)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的;

    (二)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的;

    (三)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的。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公通字[2008]36号)

    第三条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案(刑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销售企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配售枪支,或者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或者非法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规制造枪支五支以上的;

    (二)违规销售枪支二支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

    本条和本规定第四条、第七条规定的“枪支”,包括枪支散件。成套枪支散件,以相应数量的枪支计;非成套枪支散件,以每三十件为一成套枪支散件计。

  •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法律意见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或者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最高刑期为10年。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自首】建议尽快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且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二)【积极配合】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如实回答案件相关问题,且不袒护他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三)【坦白案情】 在交代案情时,行为人可以说明案件发生后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损失。

    (四)【诉讼权利】若有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提出控告的权利。

    被公安机关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程序合法】如果被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过法定期限(拘留最长不得超过37天、逮捕后被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二)【刑事会见】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仅有律师能够进行会见,所以可以在侦查阶段便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违反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规而造成更坏的后果。

    (三)【取保候审】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庭审阶段

    (一) 【回避】如果发现参与审理的法官、书记员、陪审员和案件有关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请,让他们回避。

    (二) 【诉讼权利/人格权】对于司法工作人员侵犯其合法的诉讼权利(如自由辩论的权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质证权利】参与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

    (四) 【质证环节】对于未到庭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的内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五) 【自我辩护权利的行使】有权参与法庭辩论,并进行最后陈述。

    (六) 【遵守庭审规则】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庭规则,对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给予配合。

    知识产权律师提醒:

    【律师介入】案情过于复杂或者自己难以应付的,行为人可以委托律师代为处理,经济状况不允许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相关咨询

知识产权律师相关知识

更多